零线断了为什么有电压 零线电压为什么是零
为什么零线断了会有电压?为什么中性线有电压?为什么中性线上没有电压?为什么中性线上有220V的电压?220v电压的中性线从变压器的中性点断开。零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是怎么回事?单相供电回路加载后,其火线有电流有电压,零线有电流无电压,电压消耗在电器上,中性线上有电压是什么原因?但是因为零线上有电流流过,所以零线上有时会有电压降。
原因很多:1。中性线长,线径小,压降大。中性线上会有电压,负载重的时候更严重。2.线路经过潮湿地区和油腻的地方,绝缘会下降,零线会有电压,轻载或空载时更严重。3、家用电器绝缘不好,漏电严重,零线会有电压,轻载、空载,插在插座里不运转更严重。家里现在是单相三线制,你那边的零线电压应该是对地线的电压值。应该是在进线箱处,零线和地线没有接。
电压实际上是两点之间的电位差。一般地电位设为零,零线接地,所以零线和火线都是220V,零线和大地都是零。但是因为中性线上有电流通过,导体有电阻,所以中性线上有时会有电压降,也就是说中性线和大地之间有电压,但是很低。电能的消耗是一种能源消耗,也就是说它实际上是电厂消耗的煤。
这取决于蒸汽的推力,但其本质是煤燃烧产生热量,加热水产生蒸汽,蒸汽产生动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利用水流从20米高的地方落下来推动一个轮子转动,然后流入水池(轮子可以看作是一个电器,水流可以看作是电流。在20米的高度,这个高度是以水池的水位为基准的,所以20米高的水可以视为火线。经过轮子后,落入池中的水可视为零线。
中性线接在附近很正常。比如电井有接地扁钢,电井到房间的距离很短。地线的电阻很小,而中性线从变电室接,距离很远,线长了电阻会大。通电后,零线的电阻会产生电压,大于地线的电阻,所以零线和地线之间会产生电压。不用于工作电路,仅用作保护线。利用大地的绝对“0”电压,当设备外壳漏电时,电流会迅速流入大地,即使PE线开路,也会从附近的接地体流入大地。
然后用电线把它的一点引出地面,用它来完成回路,使设备达到性能要求。接地线要求接地电阻≤4ω。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家家户户都用一根地线进行广播,地线总是被水打湿。电力法规规定保护接地电阻应≤4ω,而人体电阻一般大于2000ω。根据欧姆定律,绝缘损坏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只有总电流的1/500,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的金属外壳都有接地线。
这个问题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一般有以下几种说法。LZ,看看是否适合你。零线一般是指变压器处的接地和电器的电流流出端。第一,零线的电流应该和火线的电流相同,但方向相反,导体也有电阻,特别是对于输电线路,必须考虑导体电阻,另外一个接地点也有接地电阻,这就导致测量处的电位不可能是零电位,也就是说有电压。二、零线断了,可以把电器看成一条通路,这样零线接在电器的一端,与电源同电压,也就是说,如果是220伏的电源,接在电器上的零线指示值应该是220伏。
单相供电回路加载后,其火线有电流有电压,零线有电流无电压,电压消耗在电器上。所以俗话说:中性线没有电。因为零线直接接地,与大地有电位,零线与大地之间没有电压,所以人即使接触零线也不会触电,让人以为零线没有电。火线和零线形成回路,负载正常工作,地线起保护作用。有用的电器一旦漏电或被人为电击,电流就会通过地线流入大地,达到漏电保护的漏电电流值,漏电保护就会跳闸。
延伸信息:如果火线和零线接触一次,两者之间的电压等于220伏,两个接触点之间的电阻几乎等于零。此时电流很大,在火线和零线的接触点会产生巨大的热量,从而产生电火花,火花处的温度高到足以熔化金属线。不加考虑的随意接地的做法,往往会对计算机设备造成不良后果,烧毁整个设备应用系统,甚至造成人身伤害。适当的接地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220v电压的零线与变压器中性点的零线断开。或者开关接零线,开关接火线。要么是你测反了,要么是你没测到零线电压,而是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位差,要么是变压器没有任何一端接地。如果连接负荷开关,中性线闭合,当然会有电压。零线断了。
7、为什么零线断了会有电压?否,中性线断了中性点会漂移。最严重的情况是负载最轻的相的电压会上升到几乎等于相电压,而负载最重的相的电压会严重降低,所以配电变压器零线断了,很容易烧坏电器的三相四线制。正常的电流回路本来应该是从相线流到零线,现在零线断了,电流流过的回路改成从一条相线流到另外两条相线,因为连接了很多单相设备(所有家族都是单相),所以每相的负荷不相等,中性点漂移。如果是平衡三相设备,就不需要零线,比如三相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