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为什么要接上拉电阻 单片机为什么要接上拉电阻
为什么P0端口要加一个拉电阻?什么时候用上拉电阻?什么是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单片机中P0口作为输出时为什么要上拉电阻?51单片机的P0口为什么要接一个拉电阻?你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需要一个上拉电阻,因为电源输入只需要滤波,没有什么可以上拉电源的。P0端口为什么需要上拉电阻,芯片电源输入为什么需要上拉电阻?你没说清楚,应该是输出电阻吧。
1、作为IO口,P0口为何需要上拉电阻,P1不需要其实这个问题仅限于传统的51单片机,比如8031和AT89C51。由于P0端口用作数据线来扩展外部存储器,因此如果内部端口是准双向端口,即开漏输出,则不能有上拉电阻。但是,当P0端口用作I/O端口时,需要在外部添加一个拉电阻,以便具有高电平输出。而其余的P1、P2和P3已在内部添加了上拉电阻,因此无需在外部添加。
2、为什么51单片机P0口要接上拉电阻?简单来说,当P0输出高电平时,由于其内部结构,只能输出高阻态。因此连接外部上拉电阻。从零开始学51单片机2什么是上拉电阻?为什么P0端口要加一个拉电阻?非常详细深入的讲解,不容错过。P0端口的内部电路不同于其他三个端口的内部电路。如下图所示,P0端口连接在两个三极管D0和D1之间,而P1-P3端口的上部连接有一个电阻。P0端口上方的晶体管D0只会在进入扩展存储器或扩展总线时使用MOVX命令来控制其导通和关断,不使用该命令时将被关断。
让我们假设P1端口与74HC373相连,看看它的等效图。AT89S51的P1口与74HC373连接时,相当于连接了一个负载,如上图右图所示。一般来说,这些数字电路的输入阻抗很大,从几百K到兆欧不等,而P1端口的电阻R一般在几十K以内..如上图所示,当我们发出指令P1 = 0时,晶体管D导通,如中间等值图所示,P1的电位为0。
3、上拉电阻的作用学会了。上拉就是通过一个电阻把不确定信号箝位在高电平!该电阻器还可用作限流器!用同样的方法拉倒!上拉是注入器件的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和强只是上拉电阻的不同值,没有严格的区分;对于无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电路(如共栅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有限,上拉电阻的作用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4、单片机中P0口作为输出为什么要上拉电阻?上拉电阻是从高电平电源引出的电阻,连接到输出端。当P0口作为IO口输出时,输出低电平为0,输出高电平为高(不是5V,相当于浮空状态)。也就是说,PO口并不能真正输出高电平给连接的负载提供电流,所以需要连接一个上拉电阻(一个电阻接在VCC上),电源通过这个上拉电阻给负载提供电流。因为P0端口内部没有上拉电阻,所以它是开漏的。无论它的驱动能力有多大,都相当于它没有电源,需要外部电路来提供。大多数情况下,有必要在P0端口添加一个上拉电阻。
5、漏极开路输出为什么要接上拉电阻先说开集输出的结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晶体管的集电极不接任何东西,所以叫集电极开路(左边的晶体管用来反相,这样输入为“0”时,输出为“1”)。对于图1,当左端输入为“0”时,前三极管关断(即集电极C与发射极E的连接相当于断开),于是通过1K电阻给右三极管施加5V电源,右三极管导通(即一个开关相当于闭合);左端输入为“1”时,前晶体管导通,后晶体管关断(相当于开关关断)。
图2中的开关由软件控制,在“1”时断开,在“0”时闭合。显然,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因此输出电平为0。当开关关断时,输出暂停,即高阻态。此时,水平状态未知。如果阻性负载(即使是轻负载)接地,输出端的电平会被这个负载拉低,所以这个电路不能输出高电平。再次查看图3。图3中的1K电阻是上拉电阻。
当6、什么情况下用上拉电阻?
用作单键触发器时,如果IC本身没有内部电阻,为了使单键保持未被触发的状态或被触发后恢复原状,必须在IC外部再接一个电阻。简单来说,可以认为按钮按下时为低电平(按钮与低电平相连),按钮抬起时为高电平(由于上拉)。所以多用于长时间不按按钮的情况。单键触发为什么要用上拉电阻?如果IC本身没有内电阻,则必须在IC外部连接另一个电阻,以便保持单键处于非触发状态或在触发后返回到原始状态。
一般来说,I/O口可以设置,有些可以不设置,有些是内置的,有些需要外接。I/O端口的输出类似于三极管的C。当C通过电阻与电源相连时,该电阻成为上C拉电阻,即端口正常时处于高电平;当c通过一个电阻接地时,这个电阻叫做下拉电阻。上拉电阻用于在总线驱动能力不足时提供电流。
7、为什么芯片电源输入需要上拉电阻你没说清楚。应该是输出电阻吧?首先你要了解mos晶体管的工作特性。上拉电阻的目的是降低输出电流。设上拉电阻的阻值为r,当输出电平较低时,输出端的电流为(vccvsds)/r(设vsds为cmos晶体管的饱和压降)。你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需要一个上拉电阻,因为电源输入只需要滤波,没有什么可以上拉电源的。
在信号输入引脚上增加一个拉电阻的目的是防止电路电压抖动和干扰,稳定信号输入。一般来说,信号输出也需要上拉电阻。如果要获得更稳定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根据信号频率有时需要滤波电容和电阻。如果一个电阻从电源连接到芯片引脚,这个电阻称为限流或滤波电阻,而不是上拉电阻。上拉电阻是指从电源汲取并并联到芯片引脚连接的电阻。
8、什么是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都有什么用?也可能是上偏置电阻和下偏置电阻的别称,一般是为了使晶体管有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电压。北方的狼612回答正确,不仅是CPU,其他集成电路也是。第一,上拉是通过一个电阻将不确定信号箝位在高电平,电阻也起到限流的作用。上拉电阻的作用:1。TTL电路驱动CMOS电路时,如果电路的输出高电平低于CMO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则需要在TTL的输出端连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3.为了增强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一些单片机的引脚上经常使用上拉电阻。4.在CMO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的损坏,不使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连接拉电阻,以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放电路径。5、芯片的管脚增加了拉电阻,提高了输出电平,从而提高了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了抗干扰能力。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引脚悬空时更容易接受外界电磁干扰。
9、为什么要加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是的,主要原因是TTL电平和CMOS电平不兼容。TTL高电平只有0.33.6伏,而CMOS高电平需要612伏,所以不能直接给CMOS电路加TTL电平,需要用上拉电阻上拉。但是,可以将CMOS电平直接添加到TTL电路中,而不将其拉低。同意楼上的说法,保持一点点,避免输入端暂停后无法准确判断高低电平。上拉就是通过一个电阻在高电平嵌入一个不确定的信号!
用同样的方法拉倒!上拉是注入器件的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和强只是上拉电阻的不同值,没有严格的区分,对于无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电路(如共栅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有限,上拉电阻的作用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电路输出电流通道。为什么要用上拉电阻:1,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的输出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则需要在TTL的输出端连接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高电平。